高温时期的养殖池塘管理工作

柔菊网 0 2023-12-01 10:10:02

伏击后,各地的温度将陆续上升。此时,高温期也是许多水产项目池塘养殖的关键阶段。伏击后池塘养殖管理的重点是什么?需要预防哪些疾病?1.底热缺氧和高温导致底热。缺氧是池塘

伏击后,各地的气温将陆续上升。此时,高温期也是许多水产项目池塘养殖的关键阶段。伏击后池塘养殖管理的重点是什么?需要预防哪些疾病?

一、养殖池塘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

1.底热缺氧

高温导致底热,缺氧是池塘的常见现象,这些现象是由于池塘上水温高于下水温,增加水混合阻力,水饱和溶解氧下降,水溶解氧容易不足,导致水分层,表面溶解氧高水不能与溶解氧低水融合,影响池塘水平循环和垂直循环,导致大量有机物积累,厌氧菌繁殖,厌氧发酵形成,产生大量热量,因此缺氧。同时,底热加重耗氧,加重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的毒性,容易冒底。同时,底热增加了耗氧量,增加了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的毒性,容易出现底部现象。当水温上升到35度以上时,底热池松散容易出现底部缺氧,导致松动、缺氧浮头、育种动物食欲不振、生长缓慢等现象。

池塘底部的热量主要是由于细菌过于活跃。降低水温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。为了降低有害细菌的代谢速度,降低耗氧量,降低微生物的产热,尽可能换水,启动氧气发动机,尽可能平衡上下水温。如果没有办法降低底部水温,你可以每亩撒一个“稳定的VC”来冷却,目的是在溶解过程中吸收热量来降低水温。

2.倒藻现象

高温季节温度高,光照强,易加重菌类代谢,加速藻类生长和死亡。水中悬浮物和死藻使池水浑浊,产生藻类毒素和池塘中的有机物,导致缺氧和浑浊。虾在高温季节的早期摄入迅速,喂食量急剧增加。虾池水体和底质中的残饵、粪便、死藻等有机物分解速度加快,水体营养丰富,从而滋生蓝藻、甲藻等不良藻类。藻类过度消耗池塘养分,使池塘底部缺氧,加速恶化,产生有害毒素,滋生繁殖有害细菌,易导致疾病爆发。

2、养殖动物需要注意的疾病

1.烂鳃病

病原体为柱状黄杆菌。主要危害草鱼和青鱼,可受鱼、鲤鱼、鲫鱼、鲢鱼、鳙鱼、团头鲷和罗非鱼的伤害。一般在4月至10月流行,夏季最流行。水温超过15℃时开始发病。在15-30℃范围内,水温越高,死亡时间越短。常与传染性肠炎、出血病和赤皮病并发。感染是由鱼体与病原体直接接触引起的。鳃受损后特别容易感染。当水质好、放养密度合理、鳃丝完好时,不易感染。

二、细菌性肠炎

本病的病原体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,主要危害草鱼、青鱼、鲤鱼、鳙鱼等淡水养殖鱼类。当水温超过20℃时,水温为25℃-30℃,流行时间为4月至10月,从鱼到鱼,4月至6月,7月至9月,感染鱼独自游泳,食欲不振,严重腹部膨胀,肛门肿胀,肠壁充血红,后期肠粘膜溃疡脱落,死亡率高。疾病流行季节,防治方法同烂鳃病。

3.赤皮病

病原体是荧光假单胞菌。又称擦皮瘟,是青鱼和草鱼的主要疾病之一。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2-3岁的大鱼身上,也可以发生在当年的鱼类中。荧光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。当鱼的体表完整时,病原体不能入侵。只有当体表受损时,病原体才能利用这种情况。

4.对虾白斑综合征

该病主要危害中国对虾、日本对虾、斑节对虾等。自2014年以来,一些克氏原螯虾的主要产地(湖北、江苏、安徽等)也有这种疾病的发生。主要传播方式为水平传播,口腔感染,发病水温一般为20℃-28℃,发生在湖北、江苏、安徽等沿海地区。被感染的病虾首先停止进食,行动缓慢,弹跳无力,在水中漫游或漂浮在池水中,并迅速死亡。病虾的体色往往会轻微变红或褪色。典型的病虾在甲壳内侧有白点,在胸甲上特别清晰。肉眼可见,有些病虾白点不明显,胸甲与下部组织分离,容易剥落。

5.锚头蚤

这种疾病在全国都很流行,尤其是对淡水鱼的各个年龄段的鱼。广东、福建和广西最严重的是,感染率高,感染强度高,流行季节长。锚头跳蚤可在12-33℃繁殖,主要在炎热的天气流行。特别是,鱼类的危害最大。当4-5只昆虫寄生时,它们会导致鱼病死亡。一般来说,2岁以上的鱼不会导致大量死亡,但会影响鱼类的生长、繁殖和商品价值。体重超过100克的鳗鱼寄生在鳗鱼的嘴里。在严重的情况下,鳗鱼饿死是因为它们不能吃东西。

6.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

主要危害草鱼、青鱼、鲤鱼、鲫鱼、鲫鱼等淡水养殖鱼类,从鱼种到成鱼。特点是发病鱼种类繁多,流行范围广,多为急性流行,发病后死亡率高,尤其是水温持续在28℃以上,高温季节后水温仍在25℃以上时,病鱼行动缓慢,反应迟钝,体色发黑,鳃盖骨内表皮充血、发炎、腐烂,形成圆形不规则透明社区,俗称“开天窗”。

7.传染性脾肾坏死

主要危害桂鱼,流行水温25℃-34℃,最适合流行水温28℃-30℃。气候突变、气温升高、水环境恶化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。近年来,一些桂鱼养殖区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,尤其是江苏、湖北、广东等桂鱼养殖区。

8.肝胰腺坏死

俗称“偷死病”,主要发生在南美白对虾、中国对虾、斑节对虾等,主要是由于幼苗密度过高、饲料喂养过多、养殖水质恶化等原因造成的。

三、预防相关疾病的措施

1.做好池塘水质调节,保持适当的水位

高温期必须控制合理的池塘水位。水位过浅会导致池塘水温升高。一旦持续高温,就会影响养殖动物鱼、虾、蟹的生长和活动,降低饮食效率,影响用药效果。因此,有必要根据育种对象的生理特点来控制合理的水位高度。在加注新水的过程中,注意提前抗应激处理,注意外源水质是否正常,做好解毒稳水工作。

2.做好肥水培藻工作

高温天气容易引起水藻相变化频繁,容易产生各种藻毒素。此外,进料量大,水中有机质多,水中氨氮、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经常超标。养殖动物容易导致水浓浊、厌食空胃、鳃病、虾偷死等现象。因此,在高温季节,必须注意池塘水质问题,及时加强水营养,延长藻类生长周期,防止水分层和藻相变化。稳定的水质条件可以为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,有利于生长。

水质稳定意味着池塘中的有益藻类和有益菌群保持生态平衡。所以要想水质好,水质稳定,就要做好培藻细菌,保持水体“肥、活、嫩、爽”的状态。特别是对于池塘,细菌工作尤为重要,中后期池塘水生植物腐烂、水质老化现象,定期细菌工作可有效减少池塘水生植物腐烂物质,提高水产养殖水的透明度和渗透性,提高池塘有益菌群,可有效发挥疾病预防、疾病控制的作用。

3.改善底质,减少池塘底质负荷,改善底部溶解氧

随着沉积物的不断积累,由于压实和缺氧,泥浆界面下层的沉积物变成了厌氧泥浆。在高温期,随着育种喂养的增加,池塘负荷较重,育种动物每天排放更多的氮物质,因此需要及时调整水质。一旦底质恶化,就会给育种朋友带来巨大的痛苦。为了避免高温育种期底质问题的不良后果,应定期进行科学的底质改进。

根据以上对池塘底质的介绍,在高温期间,累计喂养量大,池底沉积有机物多,底质差,池塘储存量大,池塘发病风险高。因此,在高温期间,应特别注意底质的改善。根据以上底质的介绍,底部改变的方向如下:

(1)池底增氧,提高氧化还原电位;

(2)碱化池底,提高pH,促进池底营养物质的释放;

(3)抑制底部有害细菌的生长,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;

(4)通过外源增加分解者,或提供有效的分解条件,促进沉积在底泥中的粪便、残饵和死藻的分解。

这就是高温池塘管理的内容。欢迎阅读青瓜网的其他内容农业内容。

推荐阅读:养殖池塘常年不清有什么危害?清塘药用什么好?

上一篇:高产螺丝椒的种植方法有哪些?
下一篇:樱桃园光照调控的四大措施
相关文章
返回顶部小火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