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现存最早总结江南水稻地区栽培技术的一部农书的著
2023-12-08 15:45:02
按类型分类:包括触杀型除草剂、内吸传导型除草剂、触杀型除草剂、内吸传导型除草剂。
按作用方法分类:包括选择性除草剂、灭生性除草剂。
按化学成分分类:包括无机除草剂、有机除草剂。
按使用方法分类:包括茎叶处理剂、土壤处理剂、双处理剂。
按用药时间分类:包括播前处理剂、播后苗前处理剂、苗后处理剂...
一、按类型分类
根据植物体内除草剂的传导情况,可分为触杀除草剂、内吸传导除草剂、触杀、内吸传导综合除草剂三种。
1、触杀型除草剂
(1)包括除草醚、百草枯等药物。
(2)此类药物只杀死杂草的地上部分(即与药物接触的部分),具有局部杀伤作用,无传导作用,对杂草地下部分(或多年生地下茎深根杂草)的防治效果较差。
2、内吸传导型除草剂
(1)包括草甘膦、扑草净等药物。
(2)这类药物可以通过与杂草接触的部位(如叶片、芽鞘、茎、根)传递到植物体内,导致整株植物死亡。
3、内吸传导综合除草剂
包括杀草胺等药物,具有触杀和内吸传导的双重功能。
二、按作用方式进行分类
根据除草剂的作用性质,可分为选择性除草剂和灭生性除草剂。
1、选择性除草剂
(1)包括果尔、盖草能、氟乐灵、扑草净、西玛津等药物。
(2)这类药物的特点是只杀杂草,对幼苗无害。
2、灭生性除草剂
(1)草甘膦等药物。
(2)这种药物对所有植物都有毒,只要接触到植物的绿色部分,幼苗和杂草都会受到伤害或杀死。
三、按化学成分分类
根据除草剂的化学成分,可分为无机除草剂和有机除草剂。
1、无机除草剂
(1)含硫酸铜、氯酸钾等药物。
(2)这类药物由天然矿物原料组成,不含碳化合物。
2、有机除草剂
(1)包括扑草净、草甘膦等药物。这些药物主要由酒精、苯、脂肪酸、有机胺、有机磷等有机化合物组成。
(2)醚类:包括果尔等药物。
(3)酚类:包括五氯酚钠等药物。
(4)吡啶类:包括盖草能等药物。
(5)酰胺类:包括拉索等药物。
(6)均为三氮苯:包括扑草净等药物。
(7)替代脲类:包括除草剂一号等药物。
(8)苯氧乙酸:包括2甲4氯等药物。
(9)二硝基苯胺:包括氟乐灵等药物。
(10)有机磷:包括草甘膦等药物。
四、按使用方法进行分类
一般可分为茎叶处理剂、土壤处理剂、茎叶、土壤双重处理剂。
1、茎叶处理剂
(1)包括覆草能、草甘膦等药物。
(2)施药时,可根据用量将水混合,然后用喷雾器均匀喷洒杂草。
2、土壤处理剂
(1)包括西玛津、扑草净、氟乐灵等药物,可采用喷雾法、浇注法、毒土法。
(2)在土壤上均匀喷洒此类药物后,会形成一定厚度的药层。当杂草种子的芽、幼苗和根系接触或吸收药液时,可以起到杀灭作用。
3、茎叶、土壤双重处理剂
包括阿特拉津(混去津)和其他药物,它们可以用于茎叶和土壤处理。
五、按施药时间分类
一般可分为播前处理剂、播后苗前处理剂、苗后处理剂。
1、播前处理剂
是指作物播种前土壤封闭处理,如棉田、麦田、棉或小麦播种前除草剂喷入土壤,混合一定深度,吸收杂草根、芽,可防止或减少除草剂的挥发和光解损失。
2、播后苗前处理剂
(1)是指作物播种后、出苗前的土壤处理,包括乙草胺、混去津等药物。
(2)采用这种方法时,主要选用杂草芽鞘和幼叶吸收到生长点的除草剂,对作物芽更安全。
3、苗后处理剂
(1)杂草出苗后,除草剂直接喷洒在杂草植物上,包括苯达松、烯禾啶、二甲四氯等药物。
(2)苗后除草剂通常能被植物的茎叶吸收,并能传递到植物的其它部位。
六、按作用机制进行分类
一般可分为生长调节剂(如2、4)-D)、光合抑制剂(如百草枯)、氨基酸合成抑制剂(如草甘膦)、脂肪酸生物合成抑制剂(如敌仓)、细胞分裂抑制剂(如氟乐灵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