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苹果疫腐病的防治
2023-12-14 15:15:02
油菜,又名油甘蓝、苦菜,拉丁名:Brassica campestris L. 十字花科,芸苔属植物,原产于我国,其茎呈深绿色,像甘蓝,是十字花科甘蓝的变种,花黄色的。在农学上,植物中的多种油性种子统称为油菜。
油菜形态特征
油菜为十字花科、芸苔属,一年生草本,直根系,茎直立,分枝少,株高3090cm。叶互生,分为基生叶和茎生叶两种。基生叶不发达,匍匐生长,椭圆形,长10-20厘米,具叶柄,大头羽状分裂,顶生裂片圆形或卵形,侧生裂片5对,呈七弦琴形,浓密粗壮,具蜡粉。没有叶柄的茎生叶和分枝叶,下部的茎生叶羽状半裂,基部膨大抱抱,两面具刚毛和纤毛;上部茎生时小提琴形或披针形,基部心形,抱茎,两侧有下垂的穗,全缘或具小齿。花序总状花序无限,生于主茎或分枝的顶端。花黄色,4瓣,典型的十字形。雄蕊6,强壮的雄蕊4枚。长角果呈条形,长3-8cm,宽2-3mm,顶端具喙9-24mm,果柄长3-15mm。种子球形,紫褐色。细胞染色体:2n=20。果实为长角果,由两个荚壳组成,中间有隔膜,两侧约有10粒种子。种子颜色呈暗红色或黑色或黄色,不同品种颜色不同。
如何防治油菜霜霉病?
油菜霜霉病是我国各油菜种植区的重要病害,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受灾严重。
油菜霜霉病的症状:
春油菜区发病少而轻。该病主要为害叶、茎和角果,使受害部位变黄,有白色霉斑。病花梗顶端膨大弯曲,呈“拐杖”状,花瓣肥厚绿色,不牢固,上面长有白色霜霉状物质。病叶初出现淡绿色小斑点,后扩大为多角形黄色斑点,叶背长出白色霉斑。
油菜霜霉病条件:
在冬季油菜区,真菌随病残体随土壤、粪便、种子中的卵孢子过夏,秋季发芽后侵染幼苗,病斑处产生孢子囊再侵染。冬季传播缓慢,菌丝在病叶中越冬。翌年春季气温回升,孢子囊借风雨传播,再次侵染叶、茎、角果。油菜籽进入成熟期,病部再次产生卵孢子。可以多次重复感染。远距离传播主要依靠混在种子中的卵孢子。就近距离传播而言,除种子和粪便中混入的卵孢子直接传播到病田外,主要通过气流和灌溉水或雨水传播。孢子囊因孢囊茎收缩变形而随空气从小茎顶端呈放射状向空中放射。传播到8-9m距离的健康植株。土壤中残留物上的卵孢子通过水流流动,萌发后产生的孢子囊随雨水溅到健康的幼苗上。孢子囊形成最适温度8-21,侵染最适温度8-14,相对湿度90%-95%。据报道,孢子囊在低于15C 的4-6 小时后发芽,并在12 小时内附着孢子形成。
若光照时间小于16小时,幼苗可在子叶期染病。感染程度与孢子囊数量呈正相关。孢子囊落在被感染的宿主身上。通过角质层侵入,有时通过气孔侵入。菌丝侵入后膨胀7-8m,在表皮细胞的鹿角壁之间的中间胶层区生长,然后在细胞间向四面八方分枝,并在宿主细胞内长出吸器.电镜下观察,最初与菌丝接触的细胞壁局部膨大,出现微纤维结构,吸器的分枝从12m大小的孔洞侵入,形成菌状环状结构haustoria 底部周围的结构。当吸器扩张时,宿主覆盖质膜。当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耗尽时,细胞开始死亡,表现为组织变黄或死亡。该病的发生与气候、品种和栽培条件密切相关。温度8-16,相对湿度高于90%,弱光有利于真菌的侵染。生产中低温多雨、湿度大、日照少,有利于病害的发生。长江流域油菜花区,冬季气温低,雨水少,病害轻。连作地、早播、偏施氮肥或缺钾的地块,以及密度大、田间水分滞留的地块,均易发生病害。地势低洼、排水不畅,种植白菜类或芥菜类油菜影响严重。
油菜霜霉病防治方法:
1、化学拌种:用25%甲霜灵、50%福美双或75%百菌清拌种。
2、农业防治:合理施肥浇水,及时摘除严重病叶,做好收获后田间卫生。
3、化学防治:可用40%的Phytexin、25%的甲霜灵、75%的百菌清喷施,重点在叶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