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桑牡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
2023-12-20 23:30:02
我们都知道黄芪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。黄芪的种类很多,对人体的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。但是,不同的黄芪植物形态和功能略有不同。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
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的区别
黄芪与蒙古黄芪的植物学特性基本相似,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也基本相同,但在种苗形态、花粉形态和染色体核型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。
1、植物形态的差异。黄芪幼苗比蒙古黄芪高大壮实,表面密被绒毛,电镜下表皮表面密布乳头状突起;第一至第四片真叶为三羽状复叶,第5片真叶开始出现羽状复叶,有5片小叶并逐渐增多,成熟时小叶可达13-27片。小叶较大,长7-30mm,宽3-10mm;表面较光滑,第2片真叶为羽状复叶,有5片小叶。成熟时小叶多达25-37片,小叶长5-10毫米,宽3-5毫米。
2、豆荚和种子的区别。黄芪荚果表面附生,具黑色柔毛,种皮表面具多重网纹;黄芪的荚果无毛,种皮的籽粒有皱纹。两种黄芪种子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下形态差异不明显,但在电镜下观察,两种黄芪的发芽孔形状、种脐微观结构和种皮黄芪种子种类差异显着;黄芪种子硬粒率高,发芽不规律,发芽高峰滞后。
3、花粉粒的差异。黄芪花粉粒近球形,萌发槽短而宽;黄芪花粉粒呈长球形,萌发槽细。
4.染色体差异。黄芪的核型式属于1B型,蒙古黄芪的核型式属于1c型。
蒙古黄芪特点及生长习性
黄芪为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,株高50以上,主根深长,圆柱形,黄褐色,微木质化。不易折断,根长70-150Cm,直径1-3.5Cm,芦头和茎长约10Cm。植物半直立,匍匐,在中间分枝;叶互生,单数羽状复叶,小叶25-37片,短而宽,托叶三角状卵形,总状花序腋生,有5-15朵花,花期5.7月。荚果呈薄膜状,光滑无毛,网纹明显,荚果内含种子5-10粒。种子肾形,褐色,果期7-9月。
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的形态特征
蒙古黄芪株高40-80厘米。主根深长,直径1-3.5厘米,圆柱形,有时分枝。表面呈浅棕黄色或浅褐色。茎直立或半直立,上面分枝。叶互生,奇数羽状复叶,小叶1218对,叶小,椭圆形或长圆形,全缘,下面被毛。托叶披针形。腋生的总状花序,具5-15朵花。花冠蝶形,黄色至淡黄色,花萼钟状,密被短柔毛,5裂,雄蕊10枚。开花期为五月至七月。荚果膜质,膨大,半椭圆形,光滑无毛,内含种子5-10粒。种子肾形,暗褐色或黄褐色。结果期为7-9月。
黄芪的区别是小叶数量少,6-13对,叶片较大,先端钝或微凹,有时有小穗状花序,托叶卵形至披针形,豆荚黑色或黑与白。短发。
种黄芪的最佳环境
由于黄芪为深根性植物,喜冷、喜湿、喜光,忌涝渍和粘重板结,宜选择向阳、地势高、干燥、土层深厚、质地疏松、通风排水良好的植物。在造地的时候。渗水性强、地下水位低、土壤含水量低的砂壤土地块,防止鸡脚和锈斑的发生。
建地后,在秋末冬初整地、除草,耕深50厘米左右,进行冬晒、冬冻,减少病虫害和杂草的危害。翻耕前每亩施有机肥或堆肥25005000公斤,过磷酸钙2530公斤,耙平,犁宽1.21.3米。也可将40-45厘米的小高垄或行距60厘米的大高垄做成宽1米、高70-80厘米的梯田,在上面打条垄。采用上述耕作方式,可为黄芪根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,使根系发达,主根长而直,分枝少。
黄芪与蒙古黄芪同为黄芪科植物,虽然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,但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。只有事先了解它们的差异,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各自的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