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 无土栽培技术哪里学
2023-12-22 09:45:02
2016年以来,农业互联网+的势头没有2015年那么火爆,农业电商尤其是农资电商开始走向低调隐身阶段。之前吹嘘的大牛都到了验证阶段,但是效果并不理想。农企互联网+该如何发展?本文试图从实践中探索农业互联网+的一些深度发展规律,助力农业企业互联网转型和探索。
农业市场空间巨大,产业高度不对称。一方面,农业交易成本高,交易环节长,交易可控性差。互联网电子商务可以降低交易成本。一方面,基于互联网的信息透明带来的未来增值空间巨大。例如:通过建立物联网,对水分、苗木、灾害、病虫害等大数据进行采集、分析、应用,实现粮食种植增效、成本降低;通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,发展订单农业。
互联网改造农业现在已经渗透到农业的方方面面。下面将重点介绍转型触点、企业核心模式、对当前农业互联网几个热点的重点判断,以及我们对企业的发展建议。
在农业生产总体监测方面
农业互联网企业大多聚焦农业物联网应用领域,专注于农业生产环境、农产品生长过程的监测预警。大多数公司通过销售相应的硬件和配套服务来盈利。目前,单一的技术或硬件服务仅限于农民对农场的管理和控制,如远程了解土壤水分状况、农场温度、通风状况等,农业数据深度挖掘和服务仍处于停滞状态。在修炼阶段。据悉,国内数据服务公司融智联在今年3月收购了农业物联网公司朗坤的部分股权,具有前瞻性。
农业生产中的农用物资和技术服务
在农业生产过程中,农产品的生产标准主要基于对农产品生长状况的了解。借助物联网,汇聚农业大数据。以生产数据为基础,定制化农资供应,标准化技术操作,追求效益最大化。目前,第三方标准化服务商并不多,但有前瞻性的企业已经展开了一系列布局。比如复合肥上市公司霸天,就单独成立了大数据服务公司,投资了农业服务公司。
此外,也有品牌农化企业开始制定单一作物的种植标准,形成自己的农资和技术服务标准体系,以期系统推广。通过互联网为农民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是农资厂商的大势所趋,销售农资将成为顺带的事。
除了技术层面,农业大数据还可以实现大数据的生产指导服务,包括产品产量和价格的预测,病虫害的预测和防护,甚至产品需求和价格设定的预测。为农资生产企业。
在流通服务端和市场销售端
随着信息的快速流通和人们对农产品多样性和品质要求的提高,农产品的区域交流也越来越频繁。因此,对仓储和冷链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。一方面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增加产品的储存和保存时间,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增加产品生产与需求的高效匹配,降低双方的查找和联系成本。
农超对接、B2B、B2C、C2C、O2O、CSA等正在迅速改变农产品流通方式,通过多样化的产需对接提高社会效率。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市场并满足特定的客户需求。即便最终不能成为主流,也会长期作为一种渠道方式存在。
互联网+农业的核心模式
通过线下服务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监管,利用线上平台重塑农产品流通模式,通过金融服务补充农业所需资金。这是各大企业推出“互联网+”的核心模式和基本逻辑。
线上平台:通过线上工具结合线下服务完成信息和生产资料的录入,同时辅助线下完成标准化农产品的输出。主要包括资讯、行情、社交、认证、在线答疑、农资农产品交易等,线上平台以APP形式存在。
线下平台:以服务为切入点,通过物联网、机械化等技术,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、可视化、产业化,完成线下产品信息的采集。主要包括生产服务、生产指导、技术培训、产品检测、农业装备等。线下平台以服务站的形式存在。
金融服务:线下和线上的信息积累成为个人信用评级,推出金融产品促进产业发展。主要包括征信、支付、理财、理财、保险等。金融服务结合APP和服务站,按需开发。
信息、资金、生产资料在三大核心平台上流动,有效连接三大平台。三大平台都不是孤立的实体。线下和线上的深度融合形成了相互强大的支撑,而金融是两者发展的血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