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鳅的养殖技术
2023-11-15 01:35:01
1、真泥鳅,体型为长圆柱形,头部尖,尾部侧扁。2、大鳞副泥鳅,眼睛被皮膜覆盖,鳞片较大。3、中华泥鳅,常栖居于砂石底河段的缓水区。4、台湾泥鳅,体型近圆筒形,个体大,头部短。5、青鳅,体表粘液较多,吻部向前突出,眼和口较小。
泥鳅有哪些种类1、真泥鳅
真泥鳅一般称为泥鳅,体型为长圆柱形,头部尖,尾部侧扁,口下位,呈马蹄形,鳞片细小,埋于皮下,体背为灰黑色,上面分布有黑色小斑点,体侧为白色或浅黄色。
2、大鳞副泥鳅
大鳞副泥鳅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极其附属水域,体型酷似真泥鳅,眼睛被皮膜覆盖,鳞片较大,埋于皮下,尾柄处皮褶棱发达,与尾鳍相连。
3、中华泥鳅
中华泥鳅分布于长江中、下游地带,又叫钢鳅,眼下刺分叉,末端超过眼后缘,颊部无鳞,尾柄较低,常栖居于砂石底河段的缓水区,在底层活动频繁。
4、台湾泥鳅
台湾泥鳅分布于四川、浙江、辽宁、黑龙江等地,体型近圆筒形,个体较大,头部较短,养殖周期为4-5个月。
5、青鳅
青鳅体型为长圆柱形,尾鳍为圆形,鳞片细小,埋于皮下,体侧下半部分为白色或浅黄色,尾柄基部上方有一个黑色大斑,体表粘液较多,吻部向前突出,眼和口较小。